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近日,第四屆錢易環境獎頒獎暨獲獎者學術成果報告會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拉開序幕。5位一等獎獲獎人一一匯報后,評委投票并現場計票,最終清華大學博士生孫鑫成為特等獎獲得者。
本次活動由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指導,錢易環境獎評審委員會承辦,采取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錢易院士與100余位師生共同參加了在線會議。
錢易環境教育基金管理委員會主席、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井文涌教授,北京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孫德智、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敏、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王建龍、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溫東輝教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黃霞教授、文湘華教授、席勁瑛副教授、李瑞瑞老師、張凱琴老師及一等獎獲獎者與部分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本科生、研究生參加了此次活動。清華大學研工部部長趙岑參會并代表學校致辭。
文湘華教授介紹了本年度申報與評審的基本情況。據了解,評審委員會共收到申報材料201份,通過函評和會評確定了5名一等獎獲得者,14名二等獎獲得者和2個中學生團體獎,以及3名中學生個人獎。
在會上,5名一等獎獲得者分別匯報了成果。來自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博士生王登權匯報的題目是“工業廢渣的建材化利用——讓‘好的’更好,讓‘差的’能用”。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博士生曲韋燁以“氨選擇性還原氮氧化物催化劑活性位結構特征的探究”為題進行了匯報。來自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博士生孫鑫的匯報題目為“交通電動化相關物資的關鍵性評估”。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的博士生梁馨予以“推動交通能源結構轉型,打贏藍天保衛戰”為題進行了匯報。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博士生裴姝釗圍繞“基于電生·OH的高效電化學廢水處理的作用機制及應用”主題進行了匯報。
獲獎學生代表孫鑫、黃振山、周丹彤表示,今后將繼續在環境科學領域開展深入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為國家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奮斗。
錢易院士在致辭中表示,希望獲獎人能夠在不同的崗位上不懈努力,關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繼續奉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相關閱讀:
為感謝錢易院士在我國環境科研和教育領域的杰出貢獻,錢易教授的學生們在她80壽辰發起并捐資成立了“錢易環境教育基金”,并在該基金支持下設立了“錢易環境獎”,旨在激勵全國積極踐行環境公益、腳踏實地開展創新研究的優秀學生,激勵青年一代投身環境保護事業,為國家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奮斗。
獎學金面向中國各中學、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全日制在校生(包括高中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專業不限);鼓勵熱愛環境事業,具有創新精神;積極組織并踐行環境公益活動,并取得突出貢獻;腳踏實地地開展創新性研究,并取得顯著創新性研究成果的同學積極申報。
獎項設立如下:特等獎1名,獎金5萬元人民幣;一等獎5-10名,獎金2萬元人民幣/每位獲獎人;二等獎10-20名,獎金1萬元人民幣/每位獲獎人;中學生獎5-10名,獎金6000元人民幣/每位獲獎人/團體獎。